close

 

 

在2019年五月,力量與調理研究雜誌(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)正式發表一篇研究,作者認為RPE有機會作為評估訓練強度的一種工具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,RPE比起傳統的評估方式更能準確判斷訓練強度。

 

不過在說明研究結果前,我想先跟大家說明什麼是RPE

 

RPE: 自覺運動強度

 

什麼是RPE: RPE則是以分數高低來判斷訓練強度,是由自己或教練評估的一套工具,從教練的角度可以去了解運動員訓練時的體能水平,並看出目前運動員的油箱還有多少油

 

RPE有益於: 研究顯示,RPE對於新手及健身老手都有幫助,但後者獲得的幫助更多(因為他們的健身經驗更豐富)

 

使用說明: 分數為1至10,1表示毫不費力,10則是極限,但因為RPE是相當主觀的指標,使用RPE時必須要了解每個分數的意義,以下我會列出健身圈以及作者普遍對各個分數的認知

 

10: 到極限了,不能再多了

 

9: 好像可以再作一下,但會很痛苦

 

8: 可以再作2到4下

 

7: 可以再作5到7下,這樣的訓練強度下還保有力氣

 

6: 可以做爆發力訓練的重量範圍

 

5: 可作為熱身的重量

 

4及4以下: 可以用於提升活動度、恢復及重點部位加強的重量

 

p.s 以上的RPE說明只是通則,而且RPE是主觀認定的指標,可能隨著訓練經驗的多寡而有所調整

 

 

近年的研究

開頭的那篇研究把重點放在執行1rm的健力三項時,RPE與速度的關係

 

研究者發現,受試者在執行健力三項1rm是相當貼近RPE的,這三項平均1rm的RPE分別為,深蹲的9.6;臥推的9.7及硬舉的9.6,從前面提供的RPE量表可以看出,這樣的1rm對於他們來說是很難再多做一下的,因此研究者認為RPE可做為評估訓練強度的一種方法。

 

另一方面,研究者也發現,RPE與移動速度呈現反比的趨勢,因此他們認為或許發展出一套"速度容量量表(velocity load profile)"以更精準評估訓練強度,這個速度可以用槓鈴移動的速度為依據,並與RPE結合來讓RPE作為更精準而非只是主觀的指標

 

 

那麼,更早以前的研究呢?

在前面一篇的研究前四個月,也有一篇跟RPE有關的研究刊載於同個期刊上,這項研究將有訓練經驗及新手(至少動作做對者)的RPE/保留次數(reps-in-reserve, RIR)量表與槓鈴移動速度作對比,從中整理出一套表格,表格如下:

 

10: 極限了,不能再繼續作了

 

9.5: 不能再多做一下,但可以再增加重量

 

9: 可能可以再作一下

 

8.5: 大概能再作1到2下

 

8: 能再作兩下

 

7.5: 能再作2到3下

 

7: 能再作三下

 

研究者依據健身年資將受試者分為新手跟老手,以深蹲為例,研究者分別讓他們負重60%, 70%及90%的1rm,接著再作一組90%1rm以及75%1rm 8下的深蹲,有趣的是研究者發現,當訓練強度越高時,新手與老手的反應就越差越大

 

有93%的老手在完成1rm後,他們的RPE是超過9.5的,但只有57%的新手RPE是超過9的

 

從前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,對於不同健身經驗的人來說,RPE評估的精準度應該不一樣才對,老手的經驗較足,重量的掌握度更好,在高強度的訓練下,使用RPE會比新手來得精準

 

在槓鈴移動速度(bar velocity)方面,研究者發現與前面的研究結果相符,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,他們的RPE與前者呈反比。總的來說,研究者認為RPE/RIR量表能有效評估運動員的訓練強度

 

 

結論

研究顯示,RPE能作為訓練者安排強度的一種方式,但新手跟老手的情況會不一樣

 

健身老手: 在作大重量時他們對身體的掌握度更高,他們的RPE會更精準,從中能判斷出1rm的百分比

 

健身中手: 用RPE評估訓練強度可能對他們是有幫助的,只是對身體的控制比老手差,所以很難測出他們確切的1rm

 

為什麼要用RPE作為評估標準:

儘管訓練百分比(1rm %)可作為週期化訓練的依據,但它並沒有把日常生活列入考量範圍,很可能就因為先前長期高強度訓練而幾乎筋疲力盡,但此時還要用同等強度訓練,此時如果使用RPE,就更能搭配身體狀況以避免訓練過度,甚至能有效安排減量訓練的時程

 

最後,如果在高強度的訓練下,可能已經無法再多做一下,不一定就代表那是你真正的極限,訓練重量還是有機會往上調整的

 

後記:

RPE是個相當主觀的指標,我們可以透過它評估訓練強度來做調整,相較於1rm的百分比來說RPE更有彈性。只是過於主觀的特性,加上每個人訓練年資與認知的不同,造成RPE的準確性大打折扣,因此如果能搭配科學數據(如文章內提到的barbell velocity-槓鈴移動速度),或者即使只使用RPE,透過長期的追蹤,好比足夠的樣本數讓調查更準確的概念,讓RPE的數據更科學化,得以提升訓練成效(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用1rm的百分比作為訓練強度的依據)
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譯文大賞 的頭像
    譯文大賞

    咖啡廳與健身日常

    譯文大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